• 《我的嫦娥》
  • 《秋说》
  • 《香山射鼓》
  • 《我爱你中国》
  • 《明月千里寄相思》
  • 《思乡曲》
  • 访二胡演奏家肖白镛

    发表时间:2010-12-3 10:09:49    来源:新民晚报
       肖白镛定居台北,平时教教学生,或者应邀登台演出,日子过得很是怡然。但他昨天却风风火火突然回沪,遇到记者说,回来是为了12月4日在上海音乐厅举办独奏音乐会。
      
       并非科班出身
      
       面前的肖白镛,仍是披颈长发,话语不多却深思熟虑。上一次采访他,要追溯到21年前。其实,肖白镛从未接受过科班训练。童年学二胡,只是与同龄人玩耍,渐渐喜欢上了,就越加手不离二胡。尤其是夏天的夜晚,弄堂里、马路边,三五成群凑在一起,就摆开了相互较劲的阵势。到了19岁,他考进了上海民族乐团,居然成了专业演奏员,后来还当上了乐队首席。
      
       要靠感悟获取
      
       虽不属“科班出身”,但肖白镛对拉二胡有自己的见解:“音乐在心里,看不见、摸不着,是靠感悟获取,而不是靠研究得来。”虽然离开上海多年,他对大陆的二胡界动态却了如指掌。尽管二胡新作在不断涌现,但他认为:“我听了许多曲目和演奏,总感到他们只是在堆积技巧,堆积音符,很难说是在表现音乐,所以能打动听众的很少。”这次的音乐会,肖白镛全部演奏刘天华和阿炳的作品,“这些乐曲,都凝聚了他们的人生悲欢和情感积累,绝对不是一个一个音符堆积出来的,怎能不感人?”
      
       发自内心热爱
      
       肖白镛说:“现在有些二胡曲的作者,自己不会拉二胡,只能用钢琴作曲。试想,十指弹琴怎么能写出四指按弦的音乐感觉?”如今不少二胡演员,坐着演奏也会摇头晃脑、前仰后合,以作投入陶醉状,他笑着说:“我不反对二胡表演的创新发展,但有的演奏者过于追求技巧,内心却很苍白,所以,只能通过夸张的肢体动作来弥补音乐的肤浅。”他认为,一把二胡并没有科班和业余之分,拉琴就要凭着发自内心的兴趣和热爱。本报记者  杨建国
    筝和首页 | 加盟筝和 | 人力资源 | 联系筝和 | 网站律师 | 合作指南 | 会员注册
    隐私保护 版权所有 筝和天下
    京ICP050878号 电信业务审批[2005]字第 471 号函